商會是商品經濟的必然產物,是實現政府與企業、社會與企業、企業與企業之間相互聯系的重要橋梁和紐帶。商會作為經濟發展的杰出力量,用其創造力和持續力連接著、凝聚著企業家群體。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,商會如何承擔更多職責,如何更好地發揮在行業治理中的作用,成為當前商會建設的重中之重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,在統籌推進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偉大歷史進程中,對商會健康發展、作用發揮給予了高度重視,對商會的改革發展與規范管理作了系統安排。尤其在提升行業協會商會發展地位、加大扶持力度、強化黨建工作、開展脫鉤改革試點、加強綜合監管等方面成效明顯。而在剛結束黨的十九大報告中,也先后五次提到社會組織,為社會組織的發展指明了方向。
商會怎樣在新形勢下承擔更多職責呢?
首先從商會自身建設抓起,理順現在各類商會管理的關系。進一步明確統戰工作在各類民間商會組織中的重要性,明確職能,明確各類商會都屬于工商聯的基層組織。只有理順關系,明確職能,商會才能更充分地發揮作用。
二是商會可以通過發揮強大的凝聚力,集中力量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。商會可以發揮其“合縱連橫”的資源整合功能,利用自身的集合性彌補企業的單一性和分散性,實現資本的擴大效應和產業集聚的規模效應,并在此基礎上推動產業內有序分工與協作,進而打造有特色、有價值、有專長的產業集群。
三是商會要發揮在國際市場中的重要作用。近期我國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陸續兌現的經濟改革承諾得到了國際市場主體的積極回應。在經濟管理模式與國際接軌,遵循國際市場規則的前提下,商會在國際商貿交往中將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。在國際貿易中,商會將作為行業代言人,與各國商會展開合作交流,開發引進國外知識、技術和資金等資源,從而大大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,促進和推動經濟發展,
最后,商會要真正成為企業聯系政府的橋梁和紐帶,同時成為政府規范企業的有效抓手。在市場機制這只“看不見的手”的自發調節和政府宏觀機制這只“看得見的手”雙重失靈時,商會將會做為構架于政府和市場之間的“第三只手”,起到彌補市場失靈和政府缺陷的作用。
因此,商會要在扎實做好企業服務的同時,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,搭建政企交流平臺,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資訊,助力企業發展。另外,商會要堅持以信息、人才、法律、科技與金融為主線,及時了解企業需求,多方面整合資源為企業排憂解難;加強會員企業數據庫的建設,構筑支撐商會和企業發展的新平臺。這樣,才能真正實現政府與商會的目標一致,從而合作共贏。
具體地說,就是廣大商會應發揮主觀能動性,在原有職能作用的基礎上,對外要積極幫助企 業解決各種國際貿易摩擦和糾紛,有效的帶領企業走出國門,拓展 出國際空間,爭取到國際話語權;對內要在危機中積極應對氣壓困難,幫助企業盡快脫離困境,推動有潛力的企業加速發展,形成企 業與商會之間相互促進的雙贏局面,努力將自身的優勢轉化為保持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力量。今后我國商會應發揮 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和作用。
隨著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,我國的商會組織一定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。未來我們也將會通過立法的形式明確商會的地位作用、權利義務、資產屬性,不斷優化結構,健全功能,使商會在助推經濟轉型升級、促進政府職能轉變、提供社會服務、創新社會治理、加強行業自律、擴大對外交流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已有位網友瀏覽此新聞